全国师德模范 林崇德: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

时间:2016-12-27

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

2014年08月07日 15:00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作者:林崇德


   作者简介: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资深教授,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的师德观基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师德观的继承和发扬,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师生发展的需要,彰显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显赫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内容十分广泛,在当前社会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爱岗敬业(师业)、关爱学生(师爱)、严谨治学(师能)和为人师表(师风)四个方面。

   关 键 词:中华民族文化 师德 教师素质 师业 师爱 师能 师风

  师德是一个老话题,是一个长讲不衰的话题。我们讲师德,并不是说今天我们中国的教师队伍中间师德问题太多,而在于它既是我们在积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师德观,又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师德观

  文化,又名文明,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风俗和社会规范等文明的特点。

  现在谈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的人太多,发表的文章也不少,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这里,我们仅仅从学习胡锦涛同志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概括(胡锦涛,2006),学习张岱年前辈(张岱年,1994)和楼宇烈学长(楼宇烈,1994)等观点,来谈点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表现。

  概括来说,中华文明以德为核心,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华文明表现在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四个方面,它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四座丰碑;中华文明以自强不息和和谐为两大精神支柱,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以民为出发点,为民服务是中华文明的宗旨;法制和睦邻是历代能否施行仁政、稳固江山的方法,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手段。就这样,中华民族在连续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第一,中华文明历来崇德重德。孔子讲“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荀子把道德之威视为“国威”之一,这正是“德治”的道理所在。当然,中华文明在提倡“德治”时,也提出“崇效天,卑法地”,把法治作为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下,中华文明更看重德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都是在强调“德政”,即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或政绩,“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中华文明不仅重视德政,还强调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德,“君子进德修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都是讲个人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校也要注重培养人的德性。可见,中华民族的美德源远流长,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正因为如此,所以习近平同志(2013)提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中华文明历来以教育为先。中华文明甚至是与教育划上了等号。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其基础是教育之邦。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原始社会的教育,且从黄帝时期起教育就走向了有意识、有目的的状态。约5000年前,尧舜开始的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中华民族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成均、庠、序、校”。3500年前,西周集前代之大成,出现了一套较完备的学制系统,设有“官学”和“乡学”。春秋时期出现了孔子的儒家私学,从西周的官学到孔子的私学已有完整的课程设置,即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中华民族在历代办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儒学的指导思想;历来尊师重教,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在教书,更重在育人;历代的学生,因学校类型、名称不同也有不同的称谓,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言传身教一直为历来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形成了社会文明大计以教育为本的趋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教育与文学、艺术、科学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中华文明在以教育为先的同时,也历来重视文学创作、崇尚艺术和追求科学发明。其中教育为四者的基础,文学、艺术、科学是中华文明的关键,这样才构成中华文明的四大宝库。

  第三,中华文明历来坚持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生无所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怨天尤人,反而把挫折当作考验,活着就是要自强不息,“功生于败,名生于垢”,乐观地把磨难当作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成为人人传诵的佳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绥,靠的就是这种发奋图强、坚忍不拔、厚德载物、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四,中华文明历来以和为贵。中华文明强调社会和谐、心理和谐和团结互助。“君子和而不同”、“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既强调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尊重对方、善待对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天人合一,仁爱及物”。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强调的都是“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内圣外王”,真人逍遥,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立足于人的现世关怀,确立起人性关怀的价值系统。

  第五,中华文明历来为民利民,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华文明的历史上不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明君,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民主、民权和民生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2013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菏泽座谈会上,引用了一副清代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以此不仅来表达官民关系的重要性,而且也阐述着重视中华民族文明的民生观。

  第六,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该特点可以追根到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的警言,以及“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等慧语。如果西方学者愿意学一点老子,恐怕就不会鼓吹“中国威胁论”了。站在老子的视角,与其鼓吹“中国威胁论”,还不如分析“中国被威胁”的历史与现状。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讲信修睦”;遵循“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国家交往准则,尤其是要“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强调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协和万邦”,才能“天下之人皆相爱”,认为这是国家之间相处的原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真诚地尊重和包容,对待他国的文明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合作谋求和平反对战争,以双赢促发展。这些都是与中华文明所强调和推崇的“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思想一致的,由此发展而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成为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国家交往准则。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并在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中发扬光大,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中华民族的师德观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特点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郭齐家,2000)。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提倡师者的“修德”,所以我们学师范的人特别重视“师范端严,学明德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一直重视教师的师德要求。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和十八大报告都明确地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提出的教师首条义务就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可见,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放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上。

  《礼记·学记》可视为中国教育学最早的专著。《学记》写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它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废,必贱师而轻傅……”从中我们悟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道理;“……择师不可不慎也”,“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让我们从中悟出了“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道理。

  讲中华民族文化与师德问题,应该从孔子讲起。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与基石,哺育着中华民族的品格特征。孔子遵循师德的要求,成为我们师德的楷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身实践”、“热爱学生”、“因材施教”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今天我们教师的良好品格特征的体现。除了孔子开启教育先河之外,历代以来,中华民族教育大师辈出,涌现了一大批教育家。他们中有的比孔子老,有的和他同时期,有的是在继承发扬他的思想。先后有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董仲舒、扬雄、王充、柳宗元、王安石、颜之推、韩愈、程颢、程颐、朱熹等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名家。除了孔子以外,“第二”大的教育家,就要推崇朱熹了。朱熹这一辈子,培养了数千个弟子,可查到的名家就有378位。除他一辈子都在教书之外,他还有一个伟大的事迹是全面地诠释了孔夫子的教育思想。当我们现在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大家都能体会到朱熹对孔子的思想解释得最好。所有这些一代又一代教育名家,他们都在不同时期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语)生涯中,以其执教的实践和传世佳著,丰富着、完善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师德观宝库。近现代的中国教育家,有“学贯中西”(张之洞语)的特点。康有为、蔡元培、梁启超、陶行知、晏阳初、徐特立等一大批教育家,都是学贯中西的,但是骨子里却是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师德观。比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又比如说,因为受西学的影响,康有为先生讲“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这种“严谨治学”的道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中间有西学的影响,然而从根本上说却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思想,只是加上了一点现代科学思想罢了。总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师德观丰富多彩,我把其主要表现归纳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护学生,无私无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发掘潜能;闻过则喜,改过迁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有教无类,公私并举,等等。所有这些,体现了“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之“五常”道德原则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的道德规范。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直对上述的中华民族师德观在继承着和创新着。例如,胡锦涛同志(2007)曾针对上述的师德观做了全面的论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并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希望广大教师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师德修养,钻研教学业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1年教师节的讲话)。这正是在与时俱进,用时代的要求对中华民族优秀师德要求的概述。

二、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的重要性,既可以在学习我国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体会到,因为历代的中国教育家都重视师德的重要意义,这是我们的楷模和榜样;更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中体现了其含义。

  首先,社会发展会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我们用“古为今用”的精神分析问题,能够看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社会发展对教育乃至师德的促进作用。古人云:“儒生不能知汉事,世之愚蔽人也”(王充)。“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颜之推《颜氏家·勉学》)。由此可见,从事教育的儒生应懂得社会发展的大事。与此同时,不管怎样议论群国山川,不管如何交谈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等,都要求其根基,求其本源,也就是要了解时代,了解形势,了解历史。从这一点出发,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社会发展会对师德观提出种种新的要求。

  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也在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这里突显社会赋予教师培养人才责任,特别是道德教化、立德树人的要求。也就是说,针对社会的变革、社会的要求以及社会人才成长的任务,都会引申出社会现实与师德挂钩。其一,社会发展与教师的师德要求具有一致性。作为职业道德之一的师德,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师德的社会性,它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观,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要求教师的师德,按这24字来规范,这样我们教师的师德会更高尚。其二,师德要为未成年人道德爬坡服务。现时社会上似乎都在争议:当今中国的道德在爬坡还是在滑坡?当然,爬坡是事实,但是滑坡也是事实。因此我们且不去争议今天的道德到底是在爬坡还是在滑坡。我们至少要考虑到,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我们国家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梦”出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至关重要。然而今天谁能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是我们当老师的。因此今天的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教育者首先应该接受教育,要使学生在道德上成功地爬坡,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其三,崇尚师德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今天,新闻曝光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暴力疟行、戾气激增、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一再触及社会公德的底线。社会现实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进步、社会诚信的重振,都需要每行每业的人群从自身的职业道德入手从自己做起。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全国广大教师大力弘扬高尚师德,提高师德的水平,既能抵制社会的不正之风;又能用教师的良知去赢得社会的尊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从而促进全社会自觉地尊师重教的风气。

  其次,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对师德提出新要求。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修道之谓教”(礼·中庸),教育是为了“修道”。这阐明了教育的目标应从“修道”的目的出发。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教育目标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宋代张载语)。这是古人的教育目标。我们以这个教育目标为基础,从“上所施者”的教师和“下所教者”的学生来分析,阐述师生的发展会对我们的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文明,使之延续与发展;教书育人,促进人才茁壮成长;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教师作用的基础是其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体现教师的德与才两个方面更好地成长,它有三个含义:一是体现为人师表的形象。我们的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标,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经师可得,人师难求。由此可见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是讲求师德。二是体现成功教师的要求。组织行为学指出,成功人才有8个特点:境界、襟怀、抱负、思想;能力、气魄、毅力、谋略(张志学,2007)。前四个为德的要求,后四个是才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师的成功必须以师德为先。三是体现年轻教师成长的需要。时代赋予新一代学历较高、热爱生活、兴趣多元、积极创新、敢于探索等优点,但是,他们常常重视生活的质量,忠于个人兴趣,维护自我的权利,捍卫个人尊严,淡化权威权力,厌恶规则的约束等问题,如果遇到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等条件下,往往产生职业倦怠。如何提高年轻教师的修养,使他们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从师德入手。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虽然给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以正确的引导,这也直接考验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德育能力。何况,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一般都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楷模、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于音容笑貌,都是学习模仿的内容,这就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学生的现实基础,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也是这个道理。所有这一切,教师的师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最后,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中华民族文化的“素养”——“修身养性”观引发对教师素质含义的理论思考。如何分析教师的素质呢?第一,要切实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反映出教师的独特的本质。教师的工作绝非一种平常的谋生职业,教师的职业,就是教师的专业,也是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事业。第二,对于教师素质的理解,要有深刻的理论背景,不能由研究者凭空设计,我们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科学。第三,教学活动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师素质的含义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本身。第四,反对那种元素堆砌的教师素质观,应将教师素质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其内部包含着复杂的成分(参见图1)。第五,教师的素质是能提高的,教师的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发展性、动态性是其精髓。第六,教师素质的含义应能为教育实践和教师培训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可操作性。由此,根据我们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果(林崇德,1992,2002,2013),我们把教师素质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我们认为,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图1中以下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师德)、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期望值)、教师的教育教学监控(反思)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我们用这个模式要说明的无非是:教师的职业理想(师德)是其现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教师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其从事教育活动的运转中心;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师德的动力作用和核心地位,显示出教师师德的修养,是其整体素质或素养的关键,显示了教师的师德是教育体制能否建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三、中华民族师德观的内容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中小学教师师德有1997年和2008年两个(新旧)版本。旧版涉及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等八条,新版涉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六条。

  旧规范第四条“严谨治学”的主要内容,分解在新规范的第四条“教书育人”和第六条“终身学习”里;旧规范第五条“团结协作”、第六条“尊重家长”、第七条“廉洁从教”、第八条“为人师表”的主要内容,都集中体现在新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里。尽管新旧中小学规范内容有许多变化,联想上述高校教师的师德,突出了师德规范的主旨是“责任”与“爱”,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为什么这么说呢?师德是我们教师“责、权、利”三方面的集中体现。从“责、权、利”三个要素来看,责,意味着我们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权,教师调动、影响新的一代的积极性,决定着他们的素质高低;利,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为社会培养文化、经济、政治所需要的人才,教师的利益是与社会整体、国家利益以及服务对象——学生的利益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忠诚党和国家教育事业是我们教师的“责、权、利”三者的集中体现。

  尽管师德内容十分丰富,但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和解读。

    (一)爱岗敬业(师业)

  历代教育家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倡导热爱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提出教育目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论述教育内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强调奉献精神)。所有这些论述,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我们称其为“师业”。

  围绕着这种事业的师德敬业爱岗,突出四个特点,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正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岗位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林崇德,1990,2002,2013)。爱岗敬业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体表现在四个因素上。

  一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任何一个职业都有一个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其作用与地位确实有令人羡慕的一面之外,还有使相当多教师深感困难的一面。教师面临着与一般职业不同的种种困难,是造成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也是滋长新的“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观念的根子。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本职的工作,坚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旁。这就是师德,正是来自这种师德,中国的1030万教师才承担起并胜任二亿三千万学生的教育任务。

  二是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为什么优秀教师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潜心教书育人?2004年11月我参加教育部师德报告团①时认识了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杨林镇黄岭村小学太阳山教学点邹有云和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大瑶山马垅小学盘振玉两位老师(宣教司、师范司,2005),他们坚守在边远贫困地区,创造出令人感动的业绩,这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出自什么冲动,而是源于他们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正是这种职业理想赋予了他们矢志不移,坚守教育岗位,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力量和勇气。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当前进一步树立教师职业理想的重要内容。

  三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育人,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前面提到过的韩愈在其《师说》中强调的“传道、授业、解惑”,意指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当好教师,固然要教好书,但应该把育人,即教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这是师德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教师只有切切实实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职责,他们才能学做经师,争当人师。

  四是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必然促使教师自身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有这一切,就会集中地表现出奉献和作贡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来,呈现一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二)关爱学生(师爱)

  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从孔子的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的“仁”字出发,把关爱学生或师爱作为师德的首要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把师爱称为师德之魂,简称为“师魂”。

  师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在细微中,二是爱在生死时。这后者主要指在危急时刻,教师能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从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教师,到佳木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爱在细微中和爱在生死时,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推崇的师爱。然而,我们看到师爱更多地表现为前者,即爱在细微中。孟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爱在细微中是指师爱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师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某直辖市教委的调查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希望在对学生“非常爱”、“爱”、“一般”、“不太爱”、“不爱”上打钩,结果90%以上的教师在前两项上打了钩;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仅有10%的人回答自己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这里,90%和10%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反差。

  2012年3月《中国教师报》公布一项调查:某老师连续几年带高三毕业班,任班主任,成绩非常好。2011年3月所在的市抽考物理单科第一名花落他们班。作为物理老师兼班主任,他心中充满着成就感,可是市里向部分学校学生调查“谁是最受欢迎的老师”的问卷中,某老师差一点被学生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某老师为此感到郁闷、委屈,觉得学生不懂事。但他总结教训,自己之所以不被学生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关注诸如“学生快乐吗”,“学生的体验得到生命的狂欢吗”的学生感受。《中国教师报》对学生进行了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调查结果也验证了上述某老师的总结。尊重、公正、关心、真诚、爱护、负责任、信任、微笑、激情、风趣幽默、知识广博、“懂我”和以身作则等词成为学生喜欢老师的关键词。而很少有学生提及老师的教学成绩和升学率等指标。而这些关键词正是反映了教师的人格和伦理精神。正是这些人格和伦理精神,才能使学生接受师爱。

  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一视同仁的爱。我国台湾教育家高振东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在为其在大陆出版著作的序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所以师爱是崇高的,它的作用也是显著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这个感情投入和“回报”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师爱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会提供学生的成长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因此,教师应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三)严谨治学(师能)

  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重视严谨治学。近代中国教育家认为教师应热爱科学、探求实现“明德”、“至善”,立足改革,勇于创新。陶行知说: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首先是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要教育创新。所谓教育创新含义之一,即古人所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说,教育创新是严谨治学的关键,是师德的要求之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学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教风学风”;“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严谨治学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能力,即师能。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教师师德的根本标准。而“师能”正是培养国家所需要优秀人才的手段。自古以来的“名师出高徒”还说明了这一点,师能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力上,例如,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反思能力、创新教育能力。包含教学过程渗透德育的能力,特别是当班主任的能力。班主任的职责有:着重领导班级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积极协调各科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指导校外活动;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班主任是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当好班主任需明确管理职责和具体任务,制定周密计划,采用创新方法,进行成功的总结。

  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为:(1)教学目标;(2)动机激发;(3)课堂组织;(4)知识呈现;(5)提问设计;(6)练习设计;(7)评估调控;(8)艺术水平。这是教学能力高低的集中表现。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表现在其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即表现在备课、讲课和处理教学的若干关系上。备课的要求,可归纳为图2的模型。

  由图2可知,备课的要求涉及17个字:三的(三个目的)、三点、三实际、二基本、一灵活、纵横联系。而讲课的要求是在讲、写、作、画、演等五个字上下工夫,讲课过程中讲究教师语言的艺术。上海市优秀教师经验表明教师应在“12个字”语言要求上下工夫。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此外,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德、智、体、美的关系;讲和练的关系;尖子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关系;留作业与批改作业的关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教的过程,教师是主体,起主导作用、关键作用,甚至起决定学生终生命运的作用。尽管我们反对择校,但是,择校的本质就是择教师。学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起调动自身主体性和主观能动的作用,也起调动非认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点学校择学生的现象,其本质就是择学生的主体因素和非认知因素。

  21世纪教师能力的核心是监控能力或反思能力,这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我列了如下形象的“公式”: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反思。此外,还应该拥有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创造性(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三种群体: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五种效能:(1)由创造型校领导创造出创造型管理;(2)由创造型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型的环境;(3)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4)由创造型的教师进行创造型的教育教学;(5)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如前所述,严谨治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创新上下工夫。

    (四)为人师表(师风)

  我国历代教育家强调为人师表。倡导诸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闻过则喜,改过迁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者,人之模范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等师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的育人理念:治学修身,兼济天下。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师德观中为人师表(师风)的要求。

  今天教师的为人师表表现方面很广,例如爱国守法、依法执教、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终身学习、教书育人、廉洁从教,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使高尚的师德师风成为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手段。

   结束语:三点感受和希望

  一是把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能把师德作为自身素质的核心,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问题时有发生,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为了大力弘扬高尚师德,我希望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特别是教师奖惩制度。

  二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师德的根本标准。在本文中我反复强调学生发展与教师师德的关系,只有把学生培养为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才能体现我们教师的师德水平。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应树立“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根本理念。

  三是把严慈相济作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如前所述,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这里,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显得格外的重要了。为了在教育中对“严”与对“爱”把握好分寸,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坚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原则。严与爱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学生成才,为此,我们要梳理三点:学生是人,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除大学生、研究生),应按未成年人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能成长、成熟、成才,发展性原则是我们工作的精髓。

   本文是作者2013年5月23日在北京什刹海书院报告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注释:

  ①编者注:本文作者是中宣部和教育部2004年表彰5位“师德模范”中唯一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3-09-26.

  [2]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3-11-26.

  [3]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R].2006-04-21.

  [4]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

  [5]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1-22.

  [6]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J].中华文化论坛,1994(3):38-47.

  [7]郭齐家.中国师德观[M]//林崇德.师德通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林崇德.教育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张志学.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中宣部宣教司,教育部师范司.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集[G].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同栏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