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公布了“202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我院英语教师胡斌的微课作品《初闻不识音中意,再闻意达音自通——英语语调学习“三步走”:划群、聚焦、定调》在省赛中荣获二等奖,日语教师李冰清的微课作品《山川异域,风月同符——解码日语汉字音训读的千年传承》在省赛中荣获获三等奖。
胡斌老师的微课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英语语音语调,阐述英语语调包含的三个层次,即“标示相对完整的语义单位之间的界限”“在相对完整的语义单位中确定核心”和“用语调表现核心”。他以配音展示的形式导入,借助Praat语音学软件,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配音作品“总是少了点韵味”的原因,即“调核重音不饱满”。教师借助自创“伶伦乐谱”的标注,直观展示英文单词轻重音和句子语调起伏转折走向,将“调群”“调核”和“调核语调”等抽象的语音概念和指标具象化“落地”。精心设计的内容让学生既能感受“语言之美”和“内容之美”,又可以深刻理解“听音会意”“意通音达”“音义合体”的语言学习真谛。
李冰清老师深入研读中日语言史、汉字传播史等相关文献,运用了动态视觉设计、“音训迷宫”互动游戏、多模态资源和双语语音示范等信息技术,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展示的内容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她以“文化共鸣—情境赋能—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为教学主线,通过历史叙事、动画演示、师生对话、游戏互动等多维手段,打破传统语言教学的枯燥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认同感。课程以鉴真东渡为文化切入点,以《蒙求》唐抄本、现代日语标识等真实语料为载体,构建跨越时空的语言学习场域。微课围绕“汉字作为文化桥梁”的核心主题,强调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渊源与差异,引导学生理解“音读”与“训读”不仅是语音现象,更是文明交流的活化石。通过对比古今、中日之间的语言使用实例,传递“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与人文素养。